打印

从小时候写的诸葛亮《空城计》读后感说起

0

从小时候写的诸葛亮《空城计》读后感说起

小时候语文老师经常会让我们看一些名家名作,然后就让我们写读后感,有一次就是让我们写《三国演义》中的空城计。我们班上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是把笔墨放在诸葛亮身上,写他的足智多谋、以及对司马懿心理的绝妙把握,套用一句大水词,就是“胆大心细、遇事不慌”。
也有几个同学是写司马懿的,说他应该这样那样,然后就不会让诸葛亮给忽悠了,这几个同学老师是表扬了,分数给得也不错。
只有偶一个人是写司马昭,作文的标题直到今天还记得,是《不盲从、重调查、敢奋进!》,以司马昭的这句“莫非诸葛亮无军,故作此态?父亲何故便退兵?”,不赞成他父亲司马懿退兵,进而展开,司马昭根据战场的态势和已掌握的敌方兵力分布,认定诸葛亮身边没有军队。接着假定如果司马昭为主帅,那么他必定不会轻易退兵;即便诸葛亮在城内有埋伏,司马昭也可以先派部分兵力进行试探攻击。一旦试探出诸葛亮的真实兵力,那诸葛亮这次铁定玩完。
偶的这篇作文被老师作为范文,得了全班的最高分—95分。为此偶一直沾沾自喜,觉得自己的视角独特,剑走偏锋。也就是这篇作文偶现在还记得,学生时代的别的作文基本都忘了。
本来这种美妙的回味可能一直存在于偶的记忆中,直到前一阵偶又闲来没事,重读《三国》,看到后来司马懿赋闲在家,而诸葛亮又兵出祁山,打得魏军屁滚尿流,魏军上上下下,无人是诸葛亮的对手。这时魏主不得不起用司马懿!看到此时,偶觉得当初司马懿中空城计就不那么简单了。司马懿何许人也?是和智近于妖的诸葛亮半斤八两的人物,他会不如他次子司马昭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那么为什么他又会中空城计捏?其实从魏主不得不起用司马懿
这件事上来看,答案已经是呼之欲出了。自古道:“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”。司马懿要是当初把诸葛亮给做了,以后,他就是被藏被烹的命运了。留住诸葛亮的命,就能保住自己的命。司马懿的深谋远虑,可真不是一般的远,要是拿下棋说事,他这一步别说是看三步,看十步都有了。
写到这,咱再回过头去说《空城计》的读后感,里面的几个人物,个个出彩:诸葛亮——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;司马昭——小荷才露尖尖角;司马懿——老黑鱼在后头(老谋深算的意思)。常言道:看书要看到字后面的字。偶这人历来不求甚解,看书像翻书一样快,曾有一个下午看完30多万字的《巴马修道院》的记录。也不知这次看得对也不对。
列位看官,要是让你写《空城计》读后感,你又如何落笔呢?

[ 本帖最后由 tiezh 于 2009-12-21 22:35 编辑 ]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周郎 金币 +26 发帖辛苦啦! 2009-12-21 20:33
  • 周郎 +1 发帖辛苦啦! 2009-12-21 20:33

TOP

0
三国的空城计还是挺经典的,不过我更喜欢双城记这本书,呵呵

TOP

0
楼主兄弟,我只记得诸葛亮在弹琴,其他一概不知,纯属没有意义的回复。

TOP

0
兵者,凶器也。
当时情况明面上就算像司马昭所说的那样城内不可能有大量的蜀军,
但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。
司马懿和孔明交战多年,深知诸葛亮做事一向稳健,空城计这事司马懿肯定心里在算着诸葛亮是否有后招。
想想看相对于一个小小西城,孔明对于整个大局的重要性肯定更加明显和重要。
所以假如历史上真有空城计一说,这时的诸葛亮也是愚蠢的,因为人的心理本来就不是一定的,你很难去完全把握一个人的心理,可能一件突发的小事就完全改变了历史的走向。
更何况真实历史中是没有空城计这件真事的。


还有补充一下,司马懿作为一个大军主帅,肯定考虑的不单单是一时一刻一城一地的成败得失。
或许有楼主所说鸟尽弓藏的未雨绸缪,但更大的应该还是从但是整个军事形势上计较得失。
具体我并没有看过原著,但司马懿的临时迅速退兵应该恰恰显示了他的大将之风。
有时候稳一点可能会吃点亏,但纵观全局来说,稳健的行事作风才是王道。
这就像做人一样,有时候剑走偏锋用点野路子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作用,但如果没有奇正相间,往往也只能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。

[ 本帖最后由 asshmo 于 2009-12-21 20:29 编辑 ]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kmshiwoniu 金币 +4 回复认真,鼓励! 2009-12-22 10:01

TOP

0

回复 1楼 的帖子

红心回复送上,只为你一句话,狡兔死,走狗烹,飞鸟尽,良弓藏。

TOP

0
T兄高人也,在下佩服万分。
当时我们只是片面的看了其中一小段,现在看来,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过于突出,导致蜀中无大将。
而司马父子简直就是军事家加上政治家的结合体。
有时候对的就是错的,错的就是对的。
想起投名状最后李连杰的惨死,功高过主。
不得不佩服古人人的智慧。
活下来才是真的。
看来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也要考虑考虑政治方面了。
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kmshiwoniu 金币 +3 回复认真,鼓励! 2009-12-22 10:01

TOP

0
世人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妙计和智慧,有时候也要反派的狡诈来衬托。
正如t兄所言,诸葛亮唱空城计,小司马尚有觉察,何况老司马?
司马懿一定会看透个中猫腻,只是基于存敌保己的原因,佯装上当。
而诸葛亮又是何许人也?他一定也想到司马懿会勘破,也会佯装中计,所以依计行事。
同样司马懿也可能揣测得到诸葛亮的这一圈心理活动,所以送个顺水人情。
虽然最终的定位都是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吓走司马懿,但如果没有上述的心理战,此二人也称不上真正的军事家和谋略家。
总之这出戏很可能是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玩的默契之计,如果换成司马昭,估计历史会从此改变。当然,这次默契,诸葛亮得到了美名、保住了性命,而司马懿看似全然吃亏,但是审时度势地想一想,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,亦或者是过度自负,觉得我可以放你,他日想要拿你还是易如反掌,更说不定老司马的心里装着整座江山呢。

另外:t兄小学就读三国,还写读后感,真是佩服。年纪不同,阅历不同,看问题的层次和角度也不同。俺是不太建议很小的孩子就读这种大部头,捡几个典故当故事讲一讲还好,通篇来读,过多的勾心斗角,尔虞我诈让小孩子过早接触也不见得就好。

小孩子如果要读,俺觉得四大名著里还是具有浪漫主义和神话色彩的《西游记》更为合适。
一点愚见,请指正。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kmshiwoniu 金币 +5 回复认真,鼓励! 2009-12-22 10:01

TOP

0

回复 7楼 的帖子

老师让读了后写读后感的,你以为偶愿意写啊。那时候老师让看的课外读物基本都要写读后感滴,真是苦不堪言。最后发展到连春游后都要回去写作文,可怜啊!

TOP

0
只看过影视~没读过~不太好说~

但楼主兄弟分析的很有道理~赞一个

借古讽今~想起来现在很多医生为了多挣几个钱~故意不给病人把病治彻底~把自己的贪欲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~

钓鱼执法~算不算是新一代的‘空城计’哩?

说中国人不聪明~那是假话~但要说中国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对了地方~那更是假话~

谢谢楼主分享~红心送上~好文挺起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kmshiwoniu 金币 +2 回复认真,鼓励! 2009-12-22 10:02

TOP

0
铁子早~~好久不见了~某鱼前几天还直打听你~~

TOP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4-7-5 21: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