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

[离任作者] 【人间世】 第七回 青城县乙娘忍羞 五洞天阴莲裸肏 (上) (古典)

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
0
版主留言
剑稀(2009-7-23 11:30): 不好意思,其实我排的……
楼主文言功底很好,看前几章时有一个小小的建议,那就是给文中人物的话语加上引号,不过本章已经加上了也就作罢。
我就想说一下为什么会由此建议。
首先明代时尚未有引号,所以那时的白话文多不加,但是我们生活在现代,事实上已经有了这种符号,所以不必拘泥于古文法,就像当代排版的《三言二拍》其中也是可以看到引号的
其次本文是色文,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能有断句的能力,但是白话小说中很多都是大段文字,毕竟有一部分人的阅读能力还不够高,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造成一定的阅读困难。
第三可以方便作者的整理。
比如第三章上有这么两段
 “张牧掇两条凳,教众人坐了,商议明日行程。赵侥见说要去,急扯了李夫人
衣袖道:才蒙姨娘赐欢,便片晌亦不忍分离,如何要去。我这里尽有钱粮,就养
姨娘一世也好。李夫人道:多感小郎情义,只是在外耽搁日久,家中日夜思念,
好歹要回。张牧道:小郎已得尽欢,休只顾贪着。

  明日去时,还要与你讨副车马。赵侥知难挽留,竟自垂泪,感得李夫人亦复
酸楚。片时,赵侥道:既是恁地,待我安排姨娘回去便是。车马我自有,只须是
允我相送一程。李夫人道:小郎情深,不消劳动罢。张牧道:送亦无妨。四人计
议已定,相约明日卯时动身,赵侥告辞去了不题。却说张牧送了赵侥,回至房中,
只见李夫人道:牧弟且坐。张牧坐了。”

这两段事实上原来应为一段,“小郎已得尽欢,休只顾贪着。明日去时,还要与你讨副车马。”应为张牧引语,但是由于作者大大您整理时的仓促导致分开。

再比如第五章下之一
“  次日,吴衙内起身,唤毛蛟早膳罢,众家人亦吃了。只见毛蛟来禀道:「我
思量那个去处,不知他真实,或是寻不见时,兴师动众,须吃人笑话。不若将牢
内那班妇人,扮她作家从,五三架车马载了,一同前去。」

  果真到得那里,便好添些气势。有甚不到处,你我且寻个宽敞地面,将她一
二十个妇女,白日里剥了衣裙,与众人轮奸,也作一回耍,不教空走了一路。”

这两段更是应为一段,整个第二段都是吴衙内的引语,只是不知道这个错误是由于作者的失误还是由于排版的失误,但是我更倾向于这是由于排版的原因,因为这个错误实在是太明显了。

撇开其他,我们单看第二个例子,即第五章下之一,事实上全文中这样的错误随处可见,所以我才会说这有极大可能是由于排版者的水平原因造成的,但是反过来说,如果排版者都会产生误会,我们又如何能让普通读者顺利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呢?

小小的一点看法,如果大大以为不妥,自然可以无视之啊。


话说回来,文章不错啊,正如剑稀大大说的那样,果然是“书尽人间荒唐事”啊,不过剑稀大大,如果您细看的话就会发现“乙娘”和“王小波”可不是最近才引出的,早在第四章张牧要逃的时候,王益就已经说出来了。
第四回上
“   李夫人道:如此,我母女二人,便与牧弟同去,但得天涯海角,不要分离。
阴莲应声道:正是。张牧沉吟道:多感姐姐好意,只是前途并无去处,我自可挣
扎性命,如何忍看你二人生受。阴莲正待出言,只见一旁王益道:哥哥,我有一
个去处,与你同去。张牧问道:却是何处。王益道:我乃青城味江人氏,那里见
有一个堂叔,名叫王小波,贩茶为生,也种得好茶树,他却有一身好武艺,十分
豪杰,与婶婶李乙娘两个,俱是大有识见之人。
我这叔叔,虽是贫穷,却尽肯接
济人,但有相求,他必仗义帮扶,以此都唤他拨云手,直比他能使人得见青天一
般。去年因大旱上,村中多有人离乡,我亦随了父母逃荒,来至道陵县,不想未
及半年,父母俱染病殁了,我凭得一手制茶的功夫,入了知县府,充作仆役,一
早便思还乡,寻我叔叔生活,却得结识张牧大哥,十分看重,以此愿随大哥。如
今既无去处时,正好去投他,哥哥意下如何。”

[ 本帖最后由 jaywww 于 2009-7-23 11:12 编辑 ]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欲渡红尘 金币 +25 用心品文、细心发现都是好习惯! 2009-7-23 11:29
  • 欲渡红尘 +1 用心品文、细心发现都是好习惯! 2009-7-23 11:29

TOP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4-6-28 19:52